中国园林四大类园林的特色及成因差异[指南]中国园林四大类园林的特色及成因差异[指南] 10中文5班 潘伯君 学号: 1012100258 中国特点及成因 园林 类型 1、规模宏大: 如中国最早皇家园林灵囿,方圆35千米, 秦汉的上林苑,广150余千米。又如清代所 建避暑山庄,其围墙周长10千米,内有564 皇家 园林 (颐和园) 公顷的湖光山色;圆明园占地200多公顷,长春、万春二园150多公 顷;最晚建成的颐和园,占地约287公顷。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 是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 经济上的雄厚财力...
中国园林四大类园林的特色及成因差异[指南] 10中文5班 潘伯君 学号: 1012100258 中国特点及成因 园林 类型 1、规模宏大: 如中国最早皇家园林灵囿,方圆35千米, 秦汉的上林苑,广150余千米。又如清代所 建避暑山庄,其围墙周长10千米,内有564 皇家 园林 (颐和园) 公顷的湖光山色;圆明园占地200多公顷,长春、万春二园150多公 顷;最晚建成的颐和园,占地约287公顷。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 是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 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 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而且其规模大小,基本上与历史的向 后延续成反比。在园林寿命上,帝王苑囿常因改朝换代而废毁。皇家园 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 衰。 2、园址选择自由: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 山是自然真山,东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 叠砌开凿。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 园林。 3、建筑富丽:秦始皇所建阿房宫区,“五步一楼,十 步一阁”,汉代未央宫“宫馆复道,兴作日繁”,到 清代更增园内建筑的数量和 类型,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 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 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倒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 4、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例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岛;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的全园最高土山“紫碧山房”,象征昆仑山,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
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 5、全面吸取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 北方园林模仿江南,早在明代中叶已见端倪。北京西北郊海淀镇一带,湖泊罗布,泉眼特多,官僚贵戚们纷纷在这里买地造园,其中不少即有意识的模仿江南水乡的园林风貌。康熙年间,江南著名造园家张然奉诏为西苑的瀛台、玉泉山静明园堆叠假山,稍后又与江南画家叶洮共同主持畅春园的规划设计,江南造园技艺开始引入皇家园林而对江南造园技艺更完全、更广泛的吸收,则是乾隆时期,乾隆在位60余年,六下江南,由于他“艳羡江南,乘兴南游”,凡他所中意的园林,均命随行画师摹绘成粉本,作为皇家建园的参考,从而促成了自康熙以来皇家造园之摹拟江南、效法江南的高潮,他们把北方和南方、皇家与民间的造园艺术来一个大融汇,使其造园技艺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广度和深度。 1、规模较小: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 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威客电竞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 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 私家 2、水面建设: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 园林 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 3、修身养性: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 要功能; (清晖园 ) 4、清高风雅: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
卷气。 私家园林难免受家业衰落而败损。 私家园林的成熟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与封建权力之间持久的冲突与融合。 文人士大夫私家园林原也是受到皇家园林的启发,希望造山理水以配天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但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腐败总令信奉礼教的中国知识分子失望,于是一部分士大夫受老庄思想影响,崇尚自然,形成与儒家五行学说比较形式化的天地观相对立的,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地观念。 于是从南北朝时期起,私家园林就自觉地尚小巧而贵情趣。一些知识分子甚至借方士们编造的故事,将园林称作“壶中天”,要人们在小中见大。 中国知识分子的“壶中天地”给这个民族留下了一整套的审美趣味和构园传统,留下了一大批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1、 公共游览性质:不同于禁苑专供君 主享用和宅园的属于私人专用,而是面向广大的香客、游人,除了传播宗教以外,带有公共游 览性质。 寺庙 (南华寺) 园林 这是由宗教性质所决定的。宗教目的旨在“普渡众生”,对来庙敬香者、瞻仰者、游览者,不管其贵贱贫富、男女老少、雅逸粗俗,一概欢迎,绝不嫌弃。由于进香游览人数的众多,又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而大多愿意倾囊施舍,这又从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寺庙园林在全国众多的名 山大川中得到开发,使得名山胜水和灿烂的历史文物荟萃在一起,更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中外游客去饱赏其丰姿秀色。因此,寺庙园林具有公共游览性质,具有适应最广大阶层游客观赏的景观内涵,不同于只供少数人独享其乐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2、园林寿命绵长:相对来说,寺庙园林具有较稳定的连续性。一些著名寺观的大型园林往往历经若干世纪的持续开发,威客电竞不断地扩充规模,美化景观,积累着宗教古迹,题刻下历代的吟颂、品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织,使寺庙园林包含着历史和文化的价值。 3、选址规模不限:寺庙则可以散布在广阔的区域,使寺庙有条件挑选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胜地,“僧占名山”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带规律性的现象。特殊的地理景观是多数寺庙园林所具有的突出优势,不同特色的风景地貌,给寺庙园林提供了不同特征的构景素材和环境意蕴。寺庙园林的营造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善于根据寺庙所处的地貌环境,利用山岩、洞穴、溪涧、深潭、清泉、奇石、丛林、古树等自然景貌要素,通过亭、廊、桥、坊、堂、阁、佛塔、经幢、山门、院墙、摩崖造象、碑石题刻等的组合、点缀,创造出富有天然情趣、带有或浓或淡宗教意味的园林景观。 寺庙园林的范围可小可大,伸缩的弹性极大,寺庙园林小者往往处于深山老林一隅的咫尺小园,取其自然环境的幽静深邃,以利于实现“远者尘世,念经静修”的宗教功能。大者构成萦绕寺院内外的大片园林,甚至可以结合周围山水风景,形成大面积的园林环境,形成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寺庙园林的空间容量远比私家园林要大得多,往往具有浩大的空间容量,如泰山、武当山、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等宗教圣地,空间容量大,视野广阔,具备了深远、丰富的景观和空间层次,以致近能观咫尺于目下,远借百里于眼前,形成了远近、大小、高低、动静、明暗等强烈对比的主体化的环境空间,往往能容纳大量的香客和游客。 4、寓园林于自然:由于寺庙园林主要依赖自然景貌构景,在造园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设计手法。传统的寺庙园林特别擅长于把握建筑的“人工”与自然的“天趣”的融合。例如善于顺应地形立基架屋;善于因山就势重叠构筑;善于控制建筑尺度,掌握合宜体量;善于运用质 朴的材料、素净的色彩,造就素雅的建筑格调;善于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对景象进行组织剪辑,深化景观意蕴,等等。 寺庙园林发展的成因: 1.为“神”的世间宫苑,寺庙园林形象地描绘了道教的“仙境”和佛教的“极乐世界”。 2.道教的玄学观和佛教的玄学化,导致道士、僧人都崇尚自然。寺庙选址名山胜地,悉心营造园林景致,既是宗教生活的需要,也是中国特有的宗教哲学思想的产物。 3.两晋、南北朝的贵族有“舍宅为寺”的风尚。包含着宅园的第宅转化为寺庙,成为早期寺庙现成的园林。 4.寺庙在古代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宗教艺术的观赏对象。寺庙园林的开发,使朝山进香与游览园林胜景结合起来,起到了以游览观光吸引香客的作用。 5.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资助宗教,信徒也往往“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寺庙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具备开发园林的物质条件。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 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 工作,原有破碎割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理,使其自然。 自然 式园 林 (越秀公园) 2、水体:其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如有驳岸也是自然山石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溪涧、河流、自然式瀑布、池沼、湖泊等为主。常以瀑布为水景主题。 3、建筑:园林内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其建筑群和大规 模建筑组群,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轴线控制,而以主要导游线构成的连续构图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轮廓为自然形的封闭性的空旷草地和广场,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土山、自然式的树丛和林带包围。道路平面和剖面为自然起伏曲折的平面线、种植设计:园林内种植不成行列式,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美,花卉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不用模纹花坛。树木配植以孤立树、树丛、树林为主,不用
修剪的绿篱,威客电竞以自然的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树木整形不作建筑鸟兽等体形模拟,而以模拟自然界苍老的大树为主。对花木的选择
:一讲姿美,二讲色美;三讲体态美;四讲味香。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自然山水、植物群落为主景以外其余尚采用山石、假石、桩景、盆景、雕刻为主要景物,其中雕像的基座为自然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透视线集中的焦点。 自然式园林在中国的历史悠长,绝大多数古典园林都是自然式园林。体现在游人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足不出户而游遍名山名水。如承德避暑山庄集中国大江南北园林于一园之中,游览其中可欣赏到各种风格的园林景观。 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的革新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本文档为【中国园林四大类园林的特色及成因差异[指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bulk density and tapped density-中文翻译
2012-0214-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2011年岳西县“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远程培训侧记
2012-0214-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2011年岳西县“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远程培训侧记
2012-0214-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2011年岳西县“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远程培训侧记
2012-0214-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2011年岳西县“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远程培训侧记
2016-2010陕西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附带答案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