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文园林源出于古希伯来文的Gen和Eden两字的结合。前者意为界墙、蕃篱,后者即乐园,也就是《旧约·创世纪》中所描述的“伊甸园”。
按照中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颁布的《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名词》规定,“园林”被译为garden and park,即“花园及公园”的意思。garden一词,现代英文译为“花园”。park一词即是公园之意。
我国“园林”一词的出现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有“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的描写,东晋陶渊明曾在《从都还阻风于规林》有“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的佳句,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憩、居住环境。
园林是指包括各类公园、庭园、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在内融自然风景与人文艺术于一体的为社会全体公众提供更加舒适、快乐、文明、健康的游憩娱乐环境。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要等三大背景。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园林各以不同的方式利用着自然造化。自然造化形成的自然因子和自然物为园林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只有借助艺术家的加工提炼,才能达到美的境界,而离开了艺术家的努力,自然不会成为艺术品,亦不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其魅力。
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构成自然美的各个因子不能加以改变,否则就破坏了天然、纯朴和野趣。所以,中国园林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炼和概括,把人的情愫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以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
园林的出现是社会财富积累的反映,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它必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同时,社会历史的变迁也会导致园林种类的新陈代谢,推动新型园林的诞生。
古典园林的精神追求来自神话仙境,来自宗教信仰,来自文艺浪漫,来自对现实田园生活的回归。文学艺术创造的“乐园”对现实园林的形成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同时,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对美的追求和人生哲理的揭示,对园林设计、艺术装饰和园林意境的深化等,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威客电竞威客电竞威客电竞威客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