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威客电竞于是,我尝试去附近山林小住几天,以调节心绪。说来奇怪,每次一到山林,我就会完完全全的放松下来,不仅睡得好、吃得香,而且整个身心状态都会变得特别好。
这让我意识到其中原因:最早,人类的祖先一直生活在自然中,他们的天性是亲近自然。但是,随着农业化和工商业化的进程,人类被囚禁在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和楼房里。
从根本上说,这种生活状态和方式是反人性的,所以焦虑不安感的出现是正常的。
相反,当我来到绿树成荫的山林,重新感知自然后,我的压力和焦虑就得到了极大的舒缓,并获得了身心的舒适。
所以,在那几年里,我一直有个念头,觉得终有一日我得归隐山林。那时的我相信只有这样做,才能获得最终的宁静与自在。相反,如果一直在城市待着,我就只能继续焦虑不安。
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完全对立的选项就产生了:要么归隐山林、获得宁静,要么待在城市里,继续焦虑。
这种“要么A,要么B”的念头在我心里持续了好几年,让我无法找到解决之道。
一方面,我没有办法放下一切说走就走,因为我需要工作、需要赚钱,但是那种焦虑和压力,以及对于大自然的渴望,却又如影随形,让我很想逃离。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部名为《园林》的纪录片,这个持续多年的困惑才得以解答。
原来,这个选“城市”,还是选“山林”的两难,不仅出现在我一个人的身上,它还出现在古代几乎每一位文人的身上。
对于那些古代文人来说,他们一直都有两个完全对立的选择:要么“归隐山林”,要么“入仕为官”。
比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就选择了后者,于是归隐山林,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王维才华横溢,很有创造力,他做了一个与之前文人完全不同的选择 - 在城市附近建造园林。
这样一来,当推开园林大门走出去时,他就进入了仕途,做官从政。工作一天,当他回到自家园子里,关上大门后,又像是走回了山林,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于是,王维既不需要像陶渊明那样彻底归隐山林,也不需要像大多数人那样一直奔波于俗世之中。通过建造自己的园林,他创造性的解决了“要么归隐山林,要么入仕为官”的两难选择,过上了进退自如的日子。
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在我内心持续几年的纠结一下子解开了,随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时候,我们都有选择。
如果在你面前是一组对立选项,那么,你可以不从其中做出选择,而是去创造一个全新的选项C。在这个选项C里,既包含A的元素又包含B的元素。于是,它就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全新答案。
比如:在遇到“既不想一直留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也无法放下一切说走就走”的两难时,我想到的是选项A - “要么走”,也就是隐居到山里,以及选项B - “要么留”,也就是扛住压力和焦虑,继续拼搏。
在这里,我为大家提供一个方法:先思考两个问题,假如选项A里有选项B的元素,会是什么样子?假如选项B里有选项A的元素,又会是什么样子?
对我这个两难问题而言,假如在选项A,也就是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有一些选项B的元素,也就是自然的元素,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时,我想到了家里可以有绿植、盆景,可以有枯山水、也可以有鱼缸,各种石头和流水器。或者,如果我能住在一个有院子的房子,就有机会增加很多自然的元素,比如树木、花草、石头、水池,甚至修一个迷你的中式园林。又或者,如果我每周都能去上海周边的植物园、森林公园、或园林里去看自然的植物和花草。那么,我就等于是在选项A里添加了选项B的元素。
注意: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要大胆的想、尽情的想、头脑风暴的想。不要给自己设置任何的限制,也不要去思考是否能够实现的问题,而要想出所有可能的选项。
假如在选项B,也就是山林之中,有一些选项A的元素,也就是工作和赚钱的元素,那会是什么样的呢?
比如:我可以在附近山里或乡下买个房子或租个房子,把它改建成民宿,这样就能一边享受与大自然紧密接触的感觉,一边赚钱养活自己。又或者,我可以换个工作,加入一个与旅行、自然探索有关的工作团体,这样我就可以有时待在上海家里,有时外出探索自然。
当全面思考了这样两个问题后,我从想出来的多个可能性中,找到了一个我最喜欢,也比较可行的方案 - 买一个带院子的房子,把院子改建成迷你中式园林或日式枯山水,这就是我的“选项C”。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名翻译工作者,想要转型为心理咨询师。但是,由于这个方向不是她读书时的专业,而国家在前几年也已经取消了心理咨询师的认证,于是在她面前就只剩下两个选项:选项A是继续做现在的翻译工作。选项B是辞职后,全职备考心理学研究生,等毕业后找一份心理咨询师的工作。
但是,这两个选项都不是她想要的,一方面她不想以后一直从事翻译工作,另一方面,全职备考心理学研究生,又让她毫无安全感。于是,她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帮帮她。
我问她:“假如在翻译工作中添加一些心理咨询或备考心理学硕士的元素,那会是什么样子?”
她想了想后说:“在现在工作之余,我可以学习心理学知识,备考心理学硕士。也可以找个心理咨询师给我做咨询,从咨询中学习和体会。当然,我也可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
我接着问:“假如在心理咨询或备考心理学硕士中添加一些翻译工作的元素,那会是什么样子?”
她想了好一会儿后道:“我可以去做专业心理学书籍的翻译工作,或是去做外国心理学课程的口译,这样我就能从我的工作中直接学习心理学知识,同时还能继续赚钱。
我点了点头:“那么现在,请你从想出来的所有可能性中,找到一个你最喜欢,同时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案,它就是你的“选项C”。当然,你也可以对刚才说到的多个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思考,然后找到一个综合性的选项C。”
第一阶段:换工作,把主业换成专业心理学书籍的翻译工作,业余时间复习考研科目,用2-3年时间考上心理学硕士。
第二阶段:考上研究生后,主业攻读心理学硕士,业余做心理学课程或书籍的兼职翻译,赚取生活费和学费,并提升心理学素养。
后来,她只用了2年时间,就考上了香港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在读书期间,她又接到了一些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课程口译和书的翻译工作。这让她不仅赚到了足够的学费和生活费,提升了对心理学专业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还结识了一些心理学界有名的外籍专家。
这就是“选项C”的神奇力量,当我们从“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心智模式走出去时,就会感到这个世界不再像以前那样的狭窄,而是非常的广阔和自由。
正如那句著名的话所说:“如果你只会一种做事的方法,那么你就与机器人无异。如果你只有两种做事的方法,那你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你想真正拥有灵活性,那你必须至少掌握三种做事的方法。”
原因就在于:从一开始起,我们就把选项A和选项B当成了彼此对立的两项,然后用一根泾渭分明的线划在它们中间,把它们分在两边,使它们无法逾越中间的界限。
但其实,那条线是我们自己划上的,因此也可以把这条线模糊掉、擦掉,然后把选项A和选项B混在一起,打乱之后、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选项C。
那么,在选项C之外,是否还有其他选项呢?比如:对我这个“要么归隐山林,要么留在城市打拼”的两难选择,是否还存在着其他可能的选项呢?
首先,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要么归隐山林,要么留在城市打拼’这个选择对你来说为什么很重要?”
这个问题让我思考良久,最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内在的安宁和自在对我来说最为重要。
当我在城市里,因为周遭环境、工作压力以及持续不断的内卷,我的内心充满了冲突、纠结、痛苦。但是,我不想要这些冲突、纠结、痛苦,我想要内在的安宁和自在。
于是,我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除了隐居山林,还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你获得这种内在的安宁和自在呢?”
如果我的内心是安宁的、自在的,那么不论我身在何方,也一样能够感受到身居山林时的安宁和自在。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我所处的环境,而是我自己的心灵状态。
于是,在那之后的几年里,通过阅读、体悟、思考和践行,我不断修炼着自己的心灵。慢慢的,之前那种心里不安、焦虑和不自由的感觉越来越少,我的内心开始变得越来越稳定、越来越自由,也越来越圆满。
这让我最终意识到,“要么在大城市里奋斗,要么退隐山林”的两难选择其实只是我的一个执念。对现在的我来说,心中有山林,则处处都是山林。
可见,进行持续的自我成长与自我修炼,从而获得一颗安宁自由的心,一颗能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轻松转换、轻盈起舞的心,才是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本质答案,而这个答案就是我的选项D。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我找到选项D的方法是:抛开两个对立选项,通过一层层的深入提问,开放性的探讨“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从而找到本质性的选项D。
其实,不论是前面所讲的找到选项C的方法,还是现在所说的找到选项D的方法,本质都是要打破选项A和选项B之间的二元对立。
在二元对立中,我们的选项只有两个:要么A,要么B,因为它们是彼此对立的,是彼此不相容的。在这种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的空间就只有整个空间的一半 – 要么待在A空间,要么待在B空间,因此非常狭窄。
但是,当二元对立被打破后,我们就走出了或是A或是B的狭小空间,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这就是广度上的延展和拓宽。
所以,我才会说“你永远都有选择”。在现实中,如果遇到那种不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创造出选项C的情况,你依然有路可走,这时你可以用我在这里教给你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找到选项D,从而收获喜悦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