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为人民。北青社区报记者在两会现场了解到,2022年,昌平区努力为群众打造离家近、景色美的绿色城市,一批公园建设完成并开门迎客、数场创森活动有序开展、林长制深入推进;2023年,昌平区也将有一批公园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用,自然保护地管理持续增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持续推动,群众生活将再添幸福“底色”。
2022年,昌平区着力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身边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更多了,公园离家更近了,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2022年,昌平区共完成平原重点区域绿化造林工程505亩,战略留白临时绿化项目1313亩,开展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程,完成森林经营林木抚育4.3万亩。
昌平区还稳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组织完成3项大型义务植树活动,折合义务植树96万株,举办创森主题活动190余场次,积极做好创森验威客电竞收准备工作。
2022年,结合群众“七有五性”需求,昌平区完成了全龄友好公园改造,并织补了一批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目前,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3.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02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06%。
此外,昌平区积极推动回天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优化提升,重点建设了回天地区街区公园、沙河湿地公园项目和奥北森林公园(一期),满足回天地区居民的休闲需求,真正做到“开窗见绿”。
2022年,昌平区以完善政策、制度细则、保障林长制机制 常态化运行为目标,在昌平区范围内设置林长制公 示牌及选定林长制改革 试点镇,目前已建成 24个 镇级林长制单位,并完成了“一长两员”责任体系建立和林长制办公室标准化建设。
此外,还加大林长制政策宣传力度,设立昌平区首家林长制宣传示范基地,打造“林长名片品牌”,实现林长制公示牌昌平区域全覆盖,完成1222块公示牌的安装。
2022年为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幸福感奠定了深厚基础。2023年,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二威客电竞期、奥北森林公园(二期)等一批项目也将建设或建成,自然保护地管理力度加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将持续提升。
2023年,昌平区将继续统筹做好绿化美化和人居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生态绿地空间格局。加快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二期项目建设,建成开放奥北森林公园(二期),开工天通苑、回龙观生态休闲公园。
围绕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昌平区将统筹开展自然保护地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实各部门责任,将自然保护地管理纳入各镇街林长制年度考核重要指标,推动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规划修编。
围绕“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北京建设目标,昌平区将持续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精心打造山区绿屏、平原绿威客电竞网、城市绿景,将上风上水的自然优势转变为生态文明发展优势,不断增强群众的绿色获得感。